自2025级硕士研究生录取以来,经济学院领导精心布置、组织开展提前培养工作,以帮助新生更快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学院以理论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数字经济学、国际商务和数字经济专业为小组单位,陆续开展7场线上师生交流会,会议分别由黄晓凤教授、徐忠爱教授、张战仁教授、严维石教授、王方方教授及阮传扬副教授主持,约80位新生参加。
各专业总体上都介绍了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政策,包括学位授予规定、培养方案内容、奖助学金办法、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等内容。
针对各专业不同的培养特色,黄晓凤教授指出:经济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建模能力和学术研究素养,强调该专业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计量基础,并熟练运用R语言、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工具。并特别强调英语能力的重要性,建议学生利用雅思、托福课程来提升语言水平,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发展的需求。
徐忠爱教授对新生的加入表示欢迎,并围绕学校简介、学院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向新生们作了详细介绍;同时教育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遵守科研工作规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教授研究生如何处理道德和学风方面的问题。
张战仁教授指出研究生阶段与本科阶段有显著差异,研究生需从知识吸收者转变为知识创造者和探索者,这一阶段要主动学习、多与导师、同学沟通。在生活方面,要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以提高学习效率。在就业方面,研究生发展目标要多元化,可根据个人禀赋、性格选择学术深造、考公、企业就业等方向。
严维石教授对新生指出: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对于未来职业发展十分重要,学生要减少对计量工具和AI的依赖性,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对于未来职业选择,建议考公的学生做好两手准备,不要放弃找工作的机会,尽量结合自身优势,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王方方教授和阮传扬副教授共同向新生表示,在进入研究生的学习之前,需要培养一定的学术思维,在暑期提前进入状态,提前学习学术工具的应用,多阅读文献、关注经济动态;入学后要积极参与参与学院学术活动,建立个人学术文件夹体系,平衡学术与实践能力发展。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向导师沟通,形成开放包容、互助学习的师生交流模式,导师组也将协同指导,支持学生跨导师学习技术或前沿领域。
新生们各自在本专业进行了发言,一致认为从此次交流会中收获良多,会充分利用开学前这段空档期加强学习、提升学术能力。
本次交流会成功搭建起师生之间高效沟通的桥梁,不仅切实帮助了新生迅速了解经济学院的整体情况以及学科前沿动态,同时也有效让同学们明确自身的学术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为即将到来的研究生学习生涯筑牢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