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经济—金融两院联合学术午餐会 (2017年第3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0-12浏览次数:534

广东财经大学经济—金融两院联合学术午餐会
(2017年第3期)
 
      2017年10月10日,经济学院与金融学院举行了第3期联合学术午餐会。此次午餐会由金融学院主办,金融学院段军山院长、刘刚副院长、蔡卫星副院长、王少林副院长及经济学院黄晓凤院长、徐忠爱副院长、王方方副院长等近60位老师共同参加,积极进行学术研究与探讨,增强学术交流,共享知识大餐。
      此次会议在金融学院331学术研究中心举行。本期主讲人为金融学院蔡卫星副院长和刘盛宇博士。本次会议议题为“资本调整、生产率波动与资源配置”与“创业研究专题”。两位主讲人对不同的研究领域分别进行探讨,引起在座各位老师浓厚的兴趣。首先,刘盛宇博士探讨的议题为“资本调整、生产率波动与资源配置”,他通过对资源错配的研究和现实观察提出了几个重要问题,即:生产率波动与资源配置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动态角度,资本调整成本的作用如何体现?进而,刘博士根据理论模型框架的构建,运用工业企业数据库样本对生产率波动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层面研究,并进行了详尽而严谨的稳健性检验和前瞻性的研究展望。在讲解和分享过程中,刘盛宇老师与大家进行了积极互动。各位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紧接着蔡卫星副院长与大家共同探讨“创业研究专题”,内容丰富且富有吸引力。蔡卫星副院长从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个体创业行为,并探讨了创业精神从何而来。个体创业外部因素大致为管制、房价、人才配置、社会网络和金融可得性,内部因素大致为家庭结构、智商、宗教信仰和金融知识等;创业精神从何而来主要从代际传承视角出发。蔡院长通过李嘉诚及其儿子李泽楷、王健林及其儿子王思聪、褚时健等成功创业的例子论述了代际传承视角下的创业精神,他认为针对该议题其难点有两类:第一更多的是各类可见资源,包括各种财务资源和社会资本的转移;第二类主要是指纯“精神”的传递,例如通过基因传承、教养方式等方式。如何将这两类机制区分开,从而识别企业家创业精神的代际传承机制仍是这一领域研究的未解之谜。
    
      蔡院长通过大量的数据,系统地整理了被访者及其父辈背景信息,通过考察被访者家庭出身对创业的影响,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企业家创业精神代际传承的经验证据。其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其他阶层出身的被访者出身于解放前企业家阶层的被访者在现代仍然更有可能选择创业,并且这种效应在资本家出身的被访者中更加显著。其结果总结可以为企业家创业精神代际传承提供经验证据,而不是来自家庭的财务和社会资本转移。



 
      此次学术午餐会的共同探讨超出了原定时间,可见大家对学术研究的兴致非常浓烈。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大家就享受到了两位主讲人给大家带来的精神大餐。学术午餐会已举办3期,其形式的完善和学术氛围的营造已初见成效,两院老师也有了更多机会和时间交流合作,也为两院学术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次学术午餐会圆满结束,让我们期待下次两院学术午餐会的到来!